关于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凯发官网登录

关于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8日 点击数:

关于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2019年6月)


按照年初工作要点安排,5月14日至1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先后赴青山中学、青山中心学校本部小学、青山中心学校梅塘教学点、龙泉中心学校鼓楼教学点、昭潭中心学校本部小学、大渡口中心学校本部小学、大同中学和庆丰中学,对我县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了由县教体局负责人和所到乡镇的人大主席、政府分管领导、部分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全县中小学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2所,在校生51516

人,在编在岗教职工3902人。学前教育机构143个,在园幼儿13406人,在编在岗教职工44人。

近年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在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一是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缓解幼儿入园需求。开展城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完成东至县县直三园(碧桂园首府幼儿园)移交工作。继续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全县14个乡镇已投资建成了公立幼儿园。二是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提质工程。2017年来,共投入资金7823.5万元用于“全面改薄”项目,完成建设类项目51个,添置计算机919台套;投入资金1330万元,新建学生宿舍2200m2,运动场面积7000 m2;实施教师“安居工程”,改扩建教师周转房142套。县城区城南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县城区小学办学压力。三是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投入312万元建成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网上巡查指挥平台,覆盖3个考点、152个考场,我县招生考试管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二)完善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一是逐年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按照“结构合理、缺编即补”的原则, 2017年来,共招聘教师386名,弥补紧缺学科教师不足。二是强化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改版《东至教育》,搭建教育教学交流平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建立健全名师发展平台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举办岗位培训、校本研修等各类培训活动,有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三是加强教学研究。构建“县、片区、学校”三位一体教研体系,通过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实施“订单式”教研等措施,积极推进教师挂职支教、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等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推进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一是严格落实城区义务教学阶段学生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坚持“电脑派位”的招生改革办法,阳光招生,均衡分班;委托第三方组织实施中考体育考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二是推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搭建教学一体、资源共享、师资共建平台,切实提升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做好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工作。发动全县2000名女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坚持“特殊学校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的原则,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工作,确保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依然不足。近年来,我县在对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上虽在逐年增加,但增幅不高、保障能力不强,目前的教育投入水平仍处于保运转状态。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部分学校校舍、体育活动场地、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等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智慧学校建设尚未正式启动。二是农村教师待遇保障有待加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不大,部分教师面临校外租房的窘况,教师安教乐教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育布局规划不尽合理。一是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增长,县城城区、大渡口镇区中小学布局和办学规模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资源不足,如二中初中部、至德小学等学校“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农村学校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学生少,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教育投入不足与浪费共存。

(三)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一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偏远农村学校条件差、任务重,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现象严重,部分学校只能依靠聘请代课老师维持正常教学。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缺编现象客观存在。农村学校音、体、美、英、计算机等学科专职教师较为紧张,难以满足课程开设需求。三是教师年龄、性别结构不平衡。2017年以来,累计招聘教师386名 ,其中女教师333人,占招聘总数的80 %以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另教师队伍未形成合理梯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四是教师教学奖惩措施不完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举措不多。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一是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预算资金,启动智慧学校建设。二是扩大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社会捐赠、出资办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办学助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使其成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三是大力整合资源,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建立乡镇党委政府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大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优化调整学校布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新增教育资源相对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小学向自身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完小集中”的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县城及乡镇教育布局。充分考虑县城城区、大渡口镇区生源不断递增的客观事实,进一步扩大县城中小学办学规模,加快推进大渡口镇第二小学选址筹建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充实教师队伍。根据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和师资队伍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教师招录工作;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名额,努力培养出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化”乡村教师。二是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在政府统筹的基础上重新核定教师用编情况;结合东至实际,探索推进中小学校编制周转池制度,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持续编制保障。三是加强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配备音、体、美、英、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多途径推动县域内城乡教师之间的轮岗交叉挂职培训,提升教育水平。四是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更多地向农村青年教师倾斜,想方设法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加大教师表彰力度,积极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

网站地图